问答详解网球三种站位的区别,以及对击球力

北京中科医院是真是假 http://pf.39.net/bdfyy/zjft/161225/5154126.html

点击上方蓝字→主页右上角菜单栏→设置星标→爱你哦

球友提问:

如何检测动力链?不同站位有什么区别吗?

由于教练回复内容较详细,我们将该问题的回复整理成两篇文章以便广大球友阅读、理解。以下是教练针对第二个问题“如何检测正手动力链?及不同站位对动力链的影响”作出的答复。

问答社区的教练答复

1、动力链的应用

动力链可以用鞭子或多节鞭子来做形容,从移位的重心轴踩脚(开放式右脚或封闭式左脚)、臀部腰部旋转、胸肌收缩、肩膀旋转、右手臂挥动、右手腕甩出、重心脚蹬起、左手肘后拉。

动力链的运用在拉拍踩脚的前段动力是储存力量状态,后段击球挥拍是动力发力。

发力加速让力量聚集于拍头上,让拍头可以使用整个身体的动力链所产生的力量来击球。

包含重心脚蹬起的力量及上半身与手臂的横向旋转力量,击球力量关键在腰部旋转、左手肘后拉。

这些都还属于在发力加速阶段,会让正拍击球的身体呈现螺旋向上的旋转动作。

2、影响动力链的因素

来球的高度

不同的来球高度会影响击球时上半身与手臂的横向动力链的挥拍速度。

当过高过低的来球角度过于倾斜时,我们身体关节动作的方向角度限制,会使得动力链的力量传动效率降低,挥拍速度及球速无法有效发挥。

来球的速度

来球速度快,代表击球员在动力链从发动到最后挥拍收拍的速度时间缩短,容易造成动力链中断或只能在有限时间内使用后段的动力链(因此球速威力会降低许多)。

来球速慢则会减低击球时的反作用力,即使动力链完整发动,击球速度也无法有效提升。

击球点与身体的距离及角度

这是动力链中最难控制与练习的,因为击球时要考虑击球方向、高度、上旋、下旋、侧旋、等因素。

常会使动力链的最后加速无法有效用于击球或无法达到动力链最后的速度,进而造成回击球不够强劲或击球失误。

肌力

肌力与爆发力的缺乏或不平衡(有足够的臂力但腰力不足,或有足够的腰力但手臂手腕肌力不足),常会使动力链中断或力量的传输效率减低,无法有效的做出回击球。

身体协调性及平衡感

肌力会影响身体协调性及平衡感,导致动力链中断或动力能量传递效率不佳。

3、关闭式站位与半开放/开放式站位的比较

传统正手击球(关闭式)和现代正手击球(半开放/开放式)。

最主要的一个区别就是击球时的站位不同。

传统正手击球的站位

前后两脚位置与球网接近垂直或略为垂直,形成关闭式站位。

现代正手击球的站位

击球时两脚位置与球网接近平行或略为平行。

(开放式)

(半开放式)

4、站位对动力链的影响

关闭式站位

在处理正常来球时(球在击球员正前方)及更大角度的来球时不是特别有效,会影响身体的转动。

会影响整个髋部腰部的转动,也就存在导致髋部和腰部背部受伤的风险。

关闭式正手击球很难向前移动重心,所以想要加力加速度击球就会非常困难。

目前大部分只会在以下的情况下使用:

跑动中击球时。

正在防守时。

正在准备上网过程中,而球正好在身前时。

来球落在前方较远处或中场,需要往前奔跑击球时

半开放式与开放式站位

两者有同样的优点,两样的击球方式可以让重心及腰部腿部更靠近击球区,重心及动力链可以更有效地向前移动。

现今许多职业网球选手在比赛中都频繁使用半开放/开放式的站位,可以有更好的击球角度及动力链爆发力。

建议采用半开放式/开放式正手击球

可以拥有、获得更大的击球范围。

容易解决接发球时间过短、来球速度太快的问题。

可以更有效的隐藏自己的击球动作及击球目标。

4、T-tube问答社区

本文由MST国际穿线团队游永健教练答复,以下是游教练的履历。

世界青年代表队教练

台湾运动会台中市代表队教练

台中市体育总会网球委会:总干事暨推广训练部教练

台湾网球协会YONEXVAMOS.J国际网球训练营教练

李珜(指导):ITFJunior最高排名37、女子16岁排名第1

陈又嘉(指导):台湾女子14岁排名第1

蔡宗翰(指导):台湾男子12岁排名第1

缪钰玲(指导):台湾女子排名第9、女子16岁排名第1

梁恩硕(世界青年队培训)

如果在网球上你也有疑问,欢迎加入。

ITF级别的技术问答社区,每天1元,全年。现在前名,早鸟价65元。

前-名,早鸟价元

前-名,早鸟价元

点击下方蓝色阅读原文,访问技术问答社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gypdtj.com/dqjq/dqjq/11090.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