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网球运动的摇篮未来命运将如何
最近,位于乌鲁木齐南路64号上海市徐汇区第一少年体育学校两片网球场地即将拆除,改建成公共绿地和停车场的消息在该区域传的沸沸扬扬,群众反响十分强烈,纷纷要求保留,为中心城区的上海市民参与全民健身提供仅剩不多的活动场所。
据了解,徐汇区一少体校在网球运动方面的工作,可以说成绩和贡献相当突出。
为我国网球运动输送了大量优秀人才
坐落于乌鲁木齐南路64号的徐汇区第一少年体育学校,成立于年。六十二年来,该校除了培养乒乓球、篮球和武术专业运动员和教练外,还专业培养网球运动员、教练员和裁判员。该校原来有十片网球场地,由于种种原因,或者被征用建造高档住宅,或者成为涉外商务酒店。现仅存两片标准化的网球场地,尽管如此,该校依然尽心尽力地培养我国网球苗子和未来优秀网球运动员。
该校现有正式注册的网球学员名,非注册网球学员名,学员年龄7-18岁,除了徐汇本区学员,还有来自长宁、静安、黄浦等区以及国内外的学生。专业网球教练10人。该体校在不同时期先后为国家和上海市培养输送了许梅林,王良佐、夏加平、吴迪、张之臻等一大批优秀网球运动员,尤其是我国网球运动走向世界以后,吴迪、张之臻的比赛成绩已得到世界认可,成为男子网球运动领域冉冉升起的明星。不少青少年经过网球培训后,成为品学兼优的好学生,有不少考上上海财大、浙大、交通大学,上海大学,华东理工等大学的学生,在大学里成为网球运动骨干力量。可以说,徐汇一少体校已经成为我国网球运动教育培养和比赛训练的重要基地之一,是上海网球运动的摇篮,素有“中国网球看上海,上海网球看徐汇”之美誉。
体校结合活动丰富多彩
该校在开展专业网球教育培训的同时,还响应国家和市区两级政府号召,体校结合。这里曾经是上海大学生的体育训练发源地,为现今的体教结合开创了先河。目前该校承担着所在地区的四,五所公办幼儿园、两所私立幼儿园、七,八所小学、五,六所初中学校的学生课余时间开展网球训练活动的任务,丰富了学生们的课余活动内容,增强青少年的体质和运动素质。
承担国际国内重大赛事任务
由于该体校的网球运动基础好,人才云集,因此,改革开放以来,该体校多次承担赛事任务。年10月16日~19日在这里举办了“飞跃杯”国际网球元老邀请赛。此项比赛由徐汇网球首创,一直沿用至今,在国际网坛影响深远。当时首届比赛就有来自美国、日本和中国的名中老年网球爱好者参加了比赛。中国网坛宿将梅福基、朱振华、吴生康等都均有参加。随后在我国第一次举办的戴维斯网球团体赛比赛保障工作就由徐汇一体校承担,徐汇一少体的徐汇网球场在国际上具有一定的声望。第四届,第五届全运会网球比赛,全国首个网球锦标赛等一系列国内重要赛事也都在徐汇一少体举办。直至今日国际网坛中级别最高的上海网球大师杯,每年在上海举办的大师系列赛的球童、裁判的招募、培训、组织管理及评分考核工作也由该校为主承担。市民运动会网球比赛期间,运动员往往选择该校球场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可以说,该校在组织网球运动保障工作中经验丰富,管理到位,制订的裁判评分标准已经成为国家通用标准。
周边居民参与全民健身活动的好去处
徐汇区第一少体校网球场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出众的成绩,除了学校自身努力,还得到党中央、国务院、市区两级政府的关心与指导,建国初期,上海第一任市长陈毅同志在繁重的工作之余,亲临该校指导工作,现场解决建校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历任党和国家领导人万里、朱镕基、吴邦国、曾庆红、陈至立、吕正操等同志,在上海视察工作之余,也到该校网球场挥拍健身,由此带动了周边居民的学习网球的热潮。
徐汇一少体校网球场地处衡山路和乌鲁木齐路以及徐家汇地区居民聚集区,双休日的两个下午,周一至周日晚上七点到十点向市民开放,收费适中,非常受欢迎,不仅周边市民参与十分踊跃,外国友人也纷纷选中这片网球场,往往要预约排队,以致供不应求,学校不得不需要严格限定时间,但仍然无法满足市民旺盛的需求。
是拆还是留,纠结着网球爱好者。当已经退役的运动员回忆往昔之时,如果他们得知当初培养他们的网球场已经不复存在;当周边居民得知网球场非拆不可的时候,他们心心念念的网球情怀将无处可寻;在校孩子参加网球培训的时间短则3-4年,长的已有6、7年了,一般一旦失去场地,必将无法正常训练,等于白白断送了多年来老师家长们付出的辛勤汗水和心血,这对于上海正在建设的国际文化体育大都市是一大遗憾。
人们强烈呼吁保留该校的网球场地。由于中心城区的寸土寸金,不少适合市民健身的活动场所大多都已拆掉改建成中高档商品房或者商务楼宇,该网球场地的命运可能同样如此,
如果实在保留不住,需要腾龙换鸟了,至少应该为徐汇一少体校物色适合开展网球运动教学活动的新校舍、新场地,比如徐汇滨江龙腾大道周边,在落实文化、娱乐、休闲的项目的同时,为徐汇第一少体校规划新校址,让其继续拥有十片网球场地。而该校领导和网球教练员们纷纷表示,如果真正落实了新的场地,并能拥有如此宽敞的网球运动硬件设施,他们的积极性将更高,为国家和上海培养输送的网球人才将更多更好。
星光网球俱乐部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