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广西唯一国家体育产业联系点

                    

9月20日,南宁市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李兵做客广西新闻网演播厅录制访谈节目现场。广西新闻网记者潘毅摄

9月20日,广西新闻网演播室迎来“重振广西体育雄风建设西部体育强区——广西体育局长系列访谈广西14个设区市的首批嘉宾——南宁市、崇左市和百色市的体育局局长。

节目中,南宁市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李兵就南宁市重大赛事、竞技体育、全民健身、体育对外交流等各项体育中心工作进行了生动详实的解读。

谈“工程”:勇当重振广西体育雄风排头兵

      

主持人:今年的全区体育工作会议上,自治区体育局李泽局长在会上提出了工程,这代表了广西年乃至今后一个时期广西体育工作的一个风向标,您是怎么理解工程的?

李兵:“”工程的提出是自治区体育局在全面总结广西体育发展历史,深入分析当前遇到的困难和瓶颈,科学研判广西体育在全国的地位格局及体育发展新形势的基础上,按照国家建设体育强国部署要求和自治区“两个建成”战略目标作出的重大决策。“”工程的实施必将有力推动广西体育大发展和新飞跃,使广西体育发展水平达到全新水平,发挥广西体育在国家建设体育强国和自治区实现“两个建成”战略部署中的应有担当和作用。

就南宁市而言,经过多年发展,南宁市体育事业发展迈上了新台阶,群众体育加快推进,全民健身活动深入开展;竞技体育实力稳步提升,培养了一大批世界冠军;体育产业取得突破性进展,成为全区唯一的国家体育产业联系点;体育赛事活动如火如荼,本地品牌赛事和国际顶级赛事齐头并进;公共体育设施不断完善,广西体育中心、李宁体育园成为广西乃至全国上规格上档次的大型综合体育场馆;体育宣传、体育扶贫、体育文化等协调发展,体育综合实力常年稳居全区第一,为今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完全有条件有能力、更有必要成为“重振广西体育雄风建设西部体育强区”战略的核心和主要力量,担负引领全区体育事业发展的重任。可以说,勇当“重振广西体育雄风建设西部体育强区”排头兵南宁市义不容辞、责无旁贷。

谈丰富赛事供给:大赛多,将举办“中国杯”国际足球锦标赛

主持人:从今年3月份南宁市体育局公布的主要赛事信息来看,年南宁市计划举办场体育赛事,这也契合了自治区体育局提出的工程中的“体育赛事兴旺工程”。您能不能介绍一下这些赛事的特点?

李兵:南宁市每年举办数百项次体育赛事活动,从新年第一天的元旦冬泳邕江到年末的半程马拉松比赛,各类赛事活动贯穿全年。今年初公布的项体育赛事,包括了世界级及国家级、省级、市级等各级大型赛事。这些赛事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国际重大赛事密集落户南宁。多年来,南宁市致力于打造面向东盟的区域性国际体育比赛中心和全区赛事之都,积极申办国际顶级体育赛事,年成功承办第四十五届世界体操锦标赛创造了广西体育发展的新高度。今年1-8月,我们已成功承办TIF国际女子网球巡回赛?南宁站比赛、中国?南宁WBO重量级洲际拳王争霸赛、南宁四国男篮精英赛;成功申办“中国杯”国际足球锦标赛、年中国青少年U15国际冠军赛、中国-东盟城市足球邀请赛,部分赛事将于9-12月陆续举行。

二是本地品牌赛事影响力进一步提升。我们坚持引进国际重大赛事与培养壮大本地品牌赛事并重,更新办赛理念,转变办赛机制,强化本地品牌赛事策划包装,不断提高本地品牌赛事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今年,我们与专业运营公司合作,将12月举办的南宁国际半程马拉松比赛的市场营销、宣传招商工作交由南宁电视台下属的文化传媒公司操作运营。同时将邀请更多知名运动员参赛,并改进报名系统,力争参赛人数达到人规模,努力打造成为年度中国马拉松金牌赛事。此外,南宁?东盟国际龙舟邀请赛、中国?东盟棋牌邀请赛也是特色鲜明,让人眼前一亮。

三是“东盟系列”赛事独领风骚。“东盟”这个金字招牌是我区、我市最独特资源、最大优势,我们坚持面向东盟、走向东盟,多措并举、深耕厚植,努力做活东盟体育文章。今年南宁市举办的东盟系列赛事除前面提到的以外,还有中国—东盟摩托艇公开赛、南宁?东盟国际山地自行车越野公开赛、南宁?东盟徒步大会、南宁?东盟棒垒球公开赛、中国?东盟气排球比赛等,东盟系列赛事丰富多彩、蔚为壮观。

四是社会企业和单项协会成为办赛骨干力量。我们积极引导社会企业和体育单项协会参与主办各类赛事,以签订协议、以奖代补、资金扶持、合作指导等方式对办赛企业协会进行指导支持。企业、协会参与了项赛事中的绝大多数的赛事,社会企业和单项协会成为办赛骨干力量。

主持人:我们注意到,这些赛事有多达50项是由南宁市体育局、南宁市体育总会主办的,这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南宁市体育局在丰富赛事供给方面做出的努力。您能不能举例说明一下举办这些赛事的出发点?

李兵:我们在举办体育赛事中,始终坚持围绕和服务于南宁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发挥体育赛事的经济社会功能,助力南宁市城市建设发展。一是以体育赛事宣传推介南宁市。通过举办一系列重大国际国内赛事活动,吸引中央、自治区和南宁市的等各类媒体对市容市貌、硬件设施、组织工作、经济社会发展等进行了长时间、全方位宣传报道,宣传推介“美丽南宁”新形象,极大提高了南宁市知名度和影响力。二是以体育赛事撬动体育产业发展。南宁市体育产业还处于起步阶段,总体规模还比较小。而赛事经济发展较快、运作较为成熟,是撬动全市体育产业发展的良好杠杆。通过体育赛事刺激体育市场、活跃体育消费,推动场馆、交通、通讯、水电市政设施建设,拉动相关联的旅游、餐饮、房地产、信息等产业发展,全市体育产业稳步推进。广西体育中心、南宁市体育场改造提升工程也先后实施。三是以体育赛事丰富群众体育文化生活。举办体育赛事满足市民精神文化需求,扩大了体育人口,提高了市民健康水平,推进了“健康南宁”建设。同时,通过体育赛事增强市民荣誉感,强化民众凝聚力,提高市民素质,塑造和彰显城市文化个性,极大促进了南宁市精神文明建设。四是以体育赛事落实南宁市建设“四个城市”的战略部署。体育兼具健康、文化、教育、宣传、外交等多项功能,包括赛事在内的体育产业是朝阳产业、绿色产业,在南宁市建设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区域性国际城市、“一带一路”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城市、对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较强支撑带动作用的首府城市、具有浓郁壮乡特色和亚热带风情的生态宜居城市战略中大有可为之地,我们按照“体育赛事兴旺工程”要求,多办重大赛事、办好重大赛事,为南宁市建设“四个城市”注入体育力量。

    

谈体育产业发展:南宁市是广西唯一的国家体育产业联系点

      

主持人:南宁市是国家体育产业联系点,随着国家、自治区、南宁市体育产业相关政策下发,体育产业迎来发展黄金期,南宁市将从哪些方面推动体育产业发展?

李兵:南宁市是全区唯一的国家体育产业联系点。随着南宁市经济和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南宁市体育产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体育产业项目逐渐兴起,体育消费氛围浓厚,新兴休闲健身运动项目如高尔夫、跑马、射箭、垂钓、越野、攀岩、卡丁车、潜水、低空飞行等被引入,不断丰富市民群众的体育锻炼和健身娱乐资源。体育竞赛表演市场日渐活跃,近年来南宁市成功举办了第四十五届世界体操锦标赛、南宁国际半程马拉松比赛,南宁国际龙舟邀请赛、中国南宁—东盟棋牌国际邀请赛等一批颇具影响力的国际国内赛事,赢得了国际国内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进一步提升了南宁的国际形象。体育企业逐步成长起来。篮球、羽毛球、游泳、围棋、体操等各类体育项目培训稳步发展。全市体育彩票销售屡创新纪录,从年销量2.45亿元提高至年5.64亿元,年均增长率18.15%。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国发〔〕46号)、《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实施意见》(桂政发〔〕34号)、《南宁市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实施方案》等文件精神,以发展体育服务业为重点,不断扩大体育健身休闲、竞赛表演、体育培训等比重,积极培育体育消费市场,探索体育产业与旅游、养生、培训、文化等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加大对体育企业的扶持力度,将成立南宁市体育产业协会,建立体育企业发展服务平台,争取设立南宁市体育产业发展引导资金,为体育企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培育产业集聚区,建设体育产业示范基地,以点带面,推动全市体育产业的繁荣发展。到年,全市体育产业总规模将超过亿元,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平方米,经常参加锻炼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46%。

    

南宁市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李兵畅谈南宁市体育事业发展。广西新闻网记者潘毅摄

谈竞技体育:总投资10.9亿元建设南宁市体育运动学校培养储备人才

      

主持人:今年参加里约奥运会的运动员中,从南宁市走出去的唐渊渟表现不俗。历史上也有不少南宁籍的运动员在国际大型赛事中展露头角,为家乡赢得不少荣誉。我想请问一下李局,南宁在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方面是怎么做的?

李兵:市级层面的主要任务是青少年体育苗子发掘培养,并向自治区体育运动队、自治区体育运动学校等输送苗子,由上级体育部门培养成为优秀竞技体育人才。我们主要抓好以下工作:

一是抓好基层体校强基工程。积极贯彻落实自治区体育局基层体校强基工程部署。9月2日,总投资10.9亿元、占地多亩的南宁市体育运动学校项目工程开工建设,落实了马山县、隆安县为基层体校改造点,这些项目将极大地改善我市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硬件。

二是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和运动员保障工作。制定出台了《南宁市进一步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和运动员保障工作实施方案》,建立起了运动员文化教育和保障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实现了公办体校纳入教育发展规划、公办体校文化教育经费纳入教育系列财政预算的“两纳入”目标。

三是抓实青少年训练工作。继续细化、优化体校管理制度、绩效考评细则,充分调动教师、教练员积极性。调整各重点项目、青少年训练网点布局,进一步整合优化训练网点资源。命名了18所“-年南宁市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打造了一批特色体育传统项目学校。

四是促进运动学校和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等规范发展。加强市、县体校、传统项目学校指导管理工作。鼓励引导社会、个人投资参与青少年训练,扩大青少年训练基础。

五是继续推动学校体育比赛培训常态化建设。与教育部门一道组织开展了南宁市首届校园足球联赛等比赛,将青少年游泳、田径、体操作为常态化比赛项目。

谈未来:南宁市体育“十三五”时期围绕“六化”全面提升

主持人:听了李局以上的介绍,相信很多网友对南宁市的体育发展有了进一步的了解。那么,南宁市“十三五”时期体育工作有什么样的任务目标和工作思路?

李兵:“十三五”时期,我们要树立和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积极推进体育各项工作“六化”,实现体育“十三五”科学发展、率先发展。

一是群众体育更加“大众化”。贯彻实施全民健身国家战略,提高全民健身工作服务水平。继续办好群众喜闻乐见的健身活动。到年,全市经常锻炼体育人口达46%,全市国民体质监测合格率达92%以上。

二是竞技体育更加“尖端化”。继续实施“灵、小、短、水”的发展战略,巩固和扩大优势竞技体育项目群。进一步完善业训激励保障体制机制。完成南宁市体育运动学校(新校区)项目建设。力争参加第二届全国青年运动会、第十四届全区运动会比赛成绩超上届。

三是公共体育设施服务“均等化”。在全市各县(区)、乡镇、社区建设健身路径、篮球场、体育公园等一批便民公共体育设施,推动邕江两岸体育场地设施建设,打造“10分钟健身圈”。至年,全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1.8平方米以上。

四是体育产业“集群化”。推进国家体育产业联系点建设,打好“东盟”、“民族”、“山水”牌。至年,基本建成特色鲜明、布局结构合理、产品和服务丰富的体育产业集群体系。

五是体育人才队伍“精英化”。坚持人才强体战略,推进体教结合,引进高水平教练员、高级经营管理人员,建立和完善人才激励机制,为各类体育人才建功立业创造良好环境。

六是体育发展格局“国际化”。突出我市作为中国—东盟桥头堡区位优势,“走出去、请进来”,加强与世界尤其是与东盟各国的体育交流与合作,努力打造面向东盟的体育文化交流中心、体育比赛中心、体育培训中心和区域性国际体育中心。

    

图文来源:广西新闻网作者:覃雄金翔义









































北京有哪些白癜风专科医院
北京那治疗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gypdtj.com/bsgz/2931.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