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是什么?”
伴随着龙马下巴上滴落的汗水,少年的信念凝聚成不服输的“再来一战”。赛场上挥动的球拍充斥着青春的宣言——我的青春,就是网球。经过三个月的紧张拍摄,在9月17日腾讯影业年度发布会现场,《网球少年》终于在万众期待之下公布了首支预告片。
《网球少年》热血版预告
预告片中,画面掠过青涩的脸庞,少年们在球场上意气风发的背后,是训练时的挥汗如雨,从不经事的少年,成为担起梦想的运动员,少年热血漫画一般激情的青春故事徐徐铺展开来。
时代变迁,每一代人的青春各有异同,对一个时代少年的生动描摹,也真实地折射着那个时代的具体风貌。当95后、00后逐渐成长为影视作品的主要受众,情感需求凸显出更多元的特质,青春校园剧随之进入类型细分阶段。无论是蜜恋撒糖满足青春的少女幻想,还是热血对抗魅力四射的青春荷尔蒙,社会背景的迁徙之下,人们价值观念的演变、流行文化符号的更迭,在影像之中,成为青春校园题材的镜像表达。
而这一次,在运动场上,热血因子燃动中诞生的《网球少年》,从二次元中走来,在三次元中绽放,在这一场青春的“围城之战”中,正如《网球少年》开赛推广曲《正少年》中所唱:青春最燃的年纪,我们正少年不负时光。
此间少年,驰骋年华
新时代的少年,是什么模样呢?
最初的龙马(彭昱畅饰)将网球当作战胜父亲的工具,在一次次的自我磨练、一场场火热激烈的比赛中,终于明白这项运动对自己意义,逐渐成长中成为一位真正的网球运动员;寇国光(谢彬彬饰)严以待己,在受伤后甚至想要为了一场比赛的胜利提早结束自己的网球生涯,最终在龙马的感染下抛开一切回归最初的自己;周助(张逸杰饰)带着天才光环而来,却害怕极限而隐藏实力,直至终于在队友同伴的身上找到拼尽全力的乐趣……
《网球少年》中投射出追梦青春的此间少年,或是从弱小到强大、从执念到释然,或是从幼稚到智慧、从怯懦到勇敢,带着真实的影子,在复杂而饱满的人生历程中,成为自己的盖世英雄,在青涩的面孔中爆发出年轻人应有的活力。
不可否认,身处于互联网时代,每个人都掉进了一个巨大的信息场。作用在影视剧上,便是荧屏内容对年轻观众注意力的不遗余力的追逐。尤其是随着青春校园题材的重燃战火,资本更是蜂拥而上。数据显示,仅去年一年,青春类题材剧数量就多达23部。
量变引起质变,前仆后继的创作者们为青春题材剧的发展注入了新一轮的活力,然而在硬币的另一面,数量激增伴生着创作瓶颈,话题度取代内容端的较量,此类剧集也在“热度保险”下走向本末倒置。
在当下信息量过剩、影视作品声势巨大的传媒生态下,逐渐拓宽的市场空间给青春题材提供了更多可能。少年们本自有动人之处与清新之风,若一味满屏粉红少女心的复制粘贴,迟早也会沦为人人熟知的套路。
《网球少年》少了那么些光怪陆离的幻想趣味,却让我们或多或少可以看到曾经属于自己的青春镜像。平凡的生活和不平凡的少年,每个人都有独属于自己的困惑与烦恼,但每个人也在日常中完成自我的蜕变与成长。
关于梦想、成长、友情、热血,《网球少年》摘取大众更亲近的青春元素,勾勒出的是此间少年以梦为马的成长之路,心中有梦、有力量去追梦、成功时能够尽情享受喜悦、失败时也不畏惧从头再来,让厚积薄发的沉淀成就每一个信手拈来的从容,这是《网球少年》中独一无二的青春命题。
以真少年,致正青春
当疾驰而来的网球映入少年的眼眸,赛场上的紧张与激烈氛围沁入人心,搭配着恰到好处的特效和演员的真实演技,《网球少年》仅一个预告片中,就已呈现了诸多令人热血沸腾的精彩画面。
虽然相比于仙侠世界中的腾云驾雾,《网球少年》在特效上少了些许压力,但在把艺术流程化,批量化的当下,特效的运用亦帮助《网球少年》尽全力展现出次元破壁后的精彩纷呈。
而作为老生常谈的问题,由影视特效而衍生出的一系列问题对于如今的影视市场似乎格外严峻。从进入现代作品之初的补漏查缺,在修缮的前提上给予画面更完美的呈现,到成为影视作品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再到囿于技术与工具的统治力,在精彩纷呈的台前故事背后的抠图、绿幕等行业陋习,以及逐渐被戴上的“贬义词”的标签,在快餐式的消费大过于精雕细琢的背景下,特效作为辅助却致使作品本身失去了作为大众媒介的作用,一次又一次的“意料之中”,“数字小姐”、“替身先生”层出不穷,一个演员的职业素养却被撕扯的面目全非。
由表及里,已经练就火眼金睛的观众一定会发现,在流畅的动作背后,除却特效的加持,没有网球根基的演员们也必定经历过先期的艰苦训练。据悉,在《网球少年》正式拍摄之前,为了弥补在网球技术上的不足,剧组专门请来了中国网球名将李娜担任技术顾问。作为亚洲首位大满贯选手,李娜的严要求高标准可想而知,由她为各位演员进行指导训练,保证每位演员都能最大程度上在实景地完成表演,不依赖特效救场,最终的效果自然也不容小觑。
也正是因此,《网球少年》从最初选择演员之时就有着一定的考量——颜值高、演技好、肯吃苦。不论是作为新生代演员中演技可圈可点的彭昱畅,运动员出身有着丰富赛场经验的董力,还是一路曲折却一路追梦的谢彬彬,亦或是稳步前进逐渐磨练自己的张逸杰、朱致灵等等,这一群正当时的少年,不论是剧外的成长,还是剧中的奋斗,他们所展示给观众的,也正是真正的青春面貌。
青春为心,品质纵横
年,《网球王子》以动漫为核心枝节蔓延,开始TV动画化,而后小说、游戏、音乐、舞台剧、电影等作品接连而来,成功衍生出一条从影视作品到实体周边的产业链,并在随后十几年的IP孵化进程,与《灌篮高手》、《足球小将》、《棒球英豪》成为当之无愧的青春运动番中的四大IP。
七年前,腾讯首次提出“泛娱乐”概念,围绕优质资源的商业价值综合开发成为可能。9月17日,主题为“若水·共生”的腾讯影业年度发布会在北京举行,宣布在对《网球少年》的打造中,“电视剧—综艺—电影—游戏—舞台剧”的全方位泛娱乐联动的内容跨界也会是重要的一环。根据腾讯影业公布的具体计划,除却正在拍摄中的《网球少年》第一季,在而后的拍摄计划中,第二季以及两部电影都会依次筹备。
一直以来,探索年轻人的喜好生产内容并不断创新是各大视频平台共同追求的目标,尤其是随着“九千岁”(泛指90后、00后)在娱乐文化消费中逐渐占领的重要地位,一代人的青春故事也进而成长为网络时代对社会主流文化与商业逻辑的新世代冲击。
有数据显示,85、90、95后等不同年龄层对音乐、小说、游戏、动漫等泛娱乐层面的精神需求正在逐渐呈现出上升趋势。正是因为深谙年轻人的喜好和口味,腾讯所针对年轻圈层打造的一系列以青春为皮、品质为骨的内容才能在不同年龄用户群中爆发,引起广大共鸣。
而此次,在泛娱乐化的语境下,联姻优质动漫文学IP,二次创作激发活力,明星粉丝经济引入流量,《网球少年》以IP为核心在泛娱乐化领域的继续探索,再一次切合了腾讯一直以来所坚持的“青春”“独特”“品质”和“连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